欢迎注册会员!在线投稿,发布笑话,分享快乐!
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时事杂谈 > 文章内容

“读书无用”应是个“伪命题”?

作者: 幽默笑话网 来源: www.ymxhw.com 时间: 2011-12-15 阅读: 在线投稿

  9年前陕西农民韩培印的儿子考上大学,这个儿子简直成了他最大的骄傲。为了凑学费生活费,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,又到西安打工。当儿子大学毕业老韩却发现,儿子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。(12月14日 《中国青年报》)
  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比不上农民工,一个令人尴尬又充满争议的话题,大学毕业生在迷茫和失落中徘徊前进,似乎已经偏离了“知识就是财富”的年代,“北漂”“蚁族”“重回北上广”再谈“读书无用论”,这些现象大多与工资收入的密切相关,然而这对父子的故事却更代表性,直观反映出农民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背后的社会疤痕。 “读书无用”是传统价值和潮流观念的碰撞出的“伪命题”。感情如此,当书中没有发现“黄金屋”,也没出现“颜如玉”,人面对“读书”两字的观念和看法也会随之改变,“读书无用论”自然也会出现,这是随着时代发展衍生的杂乱思想。诚然,在大多数农村落后地区,因为教育普及化程度不高,读书是一件“光宗耀主”的好事,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期望和寄托往往很深,家中有个“状元郎”,那便意味着可以出人头地,不用局限生活在农村地区。然而,现实是残酷的,社会发展主导意识变化,殊不知在茫茫人海潮流中,我们的价值观已经不局限于“读书”两字,教育普及以及对经济财富的倾向,优胜劣汰难以避免,怎么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得更有价值,已经不是光靠读书两字就能实现了,要驱散“读书无用论”的阴霾,还需体现知识力量,展现个人实力。  用工资收入来衡量读书两个字,不妥却又合情合理。一方面强调知识是金钱无法衡量的,而且要看到未来的前景方向偏于知识,体力劳动的艰辛和弱势,已经不用言语说明,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金钱无法去勾画的。另一方面,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自我人生,而创造财富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,物质决定意识,工资高低便是自我人生的财富体现,恰恰反映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话题。

  儿子工资不如父亲 ,微显就业形势的畸形,折射社会分配的不公。就业和分配一直是饱含议论和强调的焦点问题,两者往往同是存在于一个现象之中。看完这对父子的故事,笔者感触颇深,农民子女就业难、收入低是其中的重要体现的事情。父亲的勇敢,儿子的就业失意;父亲的执着,儿子对收入的无奈,记录了农村老百姓对教育的信念,也描绘出一副对比鲜明的就业和分配差异图,通过象征荣耀身份的“大学生”儿子和底层出卖体力的农民工父亲的对比,既反映就业和分配中存在的矛盾,又是一种对大学生就业分配问题的无声举证控诉。

  儿子工资不如父亲,抽动了大多数刚毕业大学生的神经。我们常说“青出于蓝胜于蓝”,然而,读书没有创造出比父亲更多财富,还带来了累累负担,难怪会有“读书无用”感叹。当然,儿子工资不如父亲并不能说明“读书无用”,仅仅是一种社会暗示,之间没有等号。以这对父子为引导事例,我们要的不是接受现实而是反思改进。应试教育的缺陷,就业压力过大,工薪分配不合理,这些体制内的问题,都应该从中反思矛盾根源,解决这些难题。
 

  • 上一篇:住建部官员批任志强:吃了肉还骂娘
  • 下一篇:霸权主义的尴尬 美军撤离伊拉克
  • 相关阅读

    发表笑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