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注册会员!在线投稿,发布笑话,分享快乐!
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时事杂谈 > 文章内容

吴展团:网络反腐并非“灵丹妙药”

作者: 幽默笑话网 来源: www.ymxhw.com 时间: 2013-07-05 阅读: 在线投稿

  近年来,作为反腐新生力量的网络反腐异军突起,问题官员频“死于微博”。十八大之后的反腐风暴中,因网络曝光而落马的大小官员不在少数,然而,网络反腐的利弊也引发社会争议。(7月4日中国新闻网)

  纵观近年来贪官的落马,可以用一个“失”字来总结:“家中失窃、日记丢失、官员失信、情妇失宠、微博失密”,尤其是网络反腐功不可没。当今时代,网络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生活面目和工作模式,网络的惊涛拍岸,也冲击着传统的反腐格局。无论是重庆市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在其不雅视频曝光后63小时被免职并立案调查,还是山东省农业厅原副厅长单增德因“离婚承诺书”在12小时后被立案调查,他们都成为“微博秒杀”的“牺牲品”,网络正成为反腐败的天然盟友和神兵利器。

  互联网由于其开放性、快捷性和广泛性等特点,成为网民表达观点诉求的新平台,这正是网络反腐之所以能够有效的原因。据调查,80%的职务犯罪是通过举报发现的,而网上举报,是一条最经济、最便捷、最互动和最保密的举报方式。在一项“你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”的网络调查中,74.6%的参与者选择了“网络曝光”,而选择“信访”方式的只占1.27%。实践证明,网民参与网络反腐的热情非常高,从被“天价烟”、“天价表”拉下马的周久耕、杨达才,到被微博举报落马的刘铁男,再到被调查乃至拘捕的“房叔”、“房姐”,网络反腐的巨大威力,取得显著成效,令人鼓舞。

  然而,狂欢式的网络反腐仅能给网民一时之快,却不是治理腐败问题的根本武器。登录微博或打开论坛,各类举报信息、爆料内容络绎不绝、应接不暇,看似有真凭实据,却也有吸引眼球、耸人听闻之嫌。网络其实是把双刃剑,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,也是一个“发泄场”和“报复器”。试想一下,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,没有有效的引导,在互联网上,人人可以随意突破道德的底线,也就意味着人人都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。尽管“身正不怕影子斜”,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“谎言说上万遍会成真理”,给当事人造成极大的伤害。网络反腐中出现的“误伤”现象,甚至引发的人肉搜索等侵权行为,也让网络逐渐失去了公信力、让社会对网络反腐的利弊产生争议。如此看来,贪官虽频“死于微博”,但网络反腐并不是什么“特效药”,一试就灵,也并非“灵丹妙药”,包治百病。

  说到底,网络毕竟只是一种工具,要发挥它的正能量,却不能成为反腐的主渠道。网络反腐若不能与制度反腐有效对接,则现有的网络反腐模式将难以持续。所以需要我们一方面要对网络反腐进行合理引导,确保网络反腐渠道的畅通。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完善网络反腐的处理与反馈机制,及时快速的对网络举报信息展开核查。此外,还要抓好政府信息公开、官员财产公示、官员任前公示和离职审计等众多制度的配套落实。只有将网络反腐纳入常态化、制度化、法治化进程,与传统防腐反腐手段实现互动,形成合力,才能真正倒逼官员清廉从政,也才能有效抵制、杜绝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。(星辰在线网友  吴展团)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

(稿源:星辰在线)
(作者:吴展团)
(编辑:方筱 )
未经授权禁止复制
TAG: 网络反腐

  • 上一篇:小姐明码标价,警方为何视而不见?
  • 下一篇:陈国琴:“无根树”值得“深挖细究”
  • 相关阅读

    发表笑话